使用 Shell 命令来对 Unix 时间戳和日期进行转换 date 命令

在程序中经常要使用到 Unix timestamp 和日期的转换,通常情况下都是 Google 一个时间戳转换的网页在进行转换,其实 Linux 命令中就有能够快速实现转换的命令。主要都是集中在 date 这个命令。date 命令主要用于显示或设定系统时间和日期。 修改系统的时区 Linux 用来修正系统的时区 sudo dpkg-reconfigure tzdata 选择 Asia > Shanghai date 常用命令 获取当前的 Unix timestamp date +%s # 返回 10 位时间戳,%s 表示从 19 Read more ...

2017-09-04 shell , linux

Mastering the Vim

我已经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Vim 了,但是 Vim 最可贵之处便在于你永远达不到 Vim 的天花板,在使用的过程中我永远会发现操作 Vim 的其他便捷方法。最近看了一个关于 Vim 的讲座 ,革新我对 Vim 命令的认识。可以说掌握这样的一个世界观可以对 Vim 的操作上到另外一个层次。下面就总结一下这个视频中的精髓内容。 Text Objects and motions @ChrisToomey 定义了一种 Vim Language,Vim 的语法由数词 + 动词 + 名词 组成,比如: d 删除 w 单词 将两个字母组合起来就是 删除单词 这 Read more ...

2017-09-03 vim , linux , editor

Raspberry pi 自动挂载 NTFS USB 设备

一些相关的命令 sudo fdisk -l # 列出磁盘分区表 结果是这样的: Disk /dev/ram0: 4 MiB, 4194304 bytes, 8192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4096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4096 bytes / 4096 bytes Disk /dev/ram1: 4 MiB, 4194304 byte Read more ...

2017-09-02 linux , raspberrypi , mount , ntfs , usb

Spring MVC 应用处理 CORS

什么是跨域或者说什么是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中文叫”跨域资源共享”。在了解 CORS 之前首先要知道“同源策略”,出于安全考虑,浏览器会限制Ajax中发起的跨站请求。比如,使用 XMLHttpRequest 对象发起 HTTP 请求就必须遵守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同源策略“是浏览器安全的基石。具体而言,Web 应用程序能且只能使用 XMLHttpRequest 对象向其加载的源域名发起 HTTP 请求,而不能向任何其它域名发起请求。阮一峰写的一篇关于 CORS 的文章 介绍得 Read more ...

2017-09-01 Spring , CORS , JS , Web , HTTP , 跨域,

爬虫相关材料整理

这篇文章用来收集整理爬虫相关的资料。 相关技术 如果只想单纯的自己开发,可以使用 Python + Celery + Redis/MySQL 基本能满足 80% 的需求。 如果想要选用框架 Scrapy,pyspider,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我甚至在 GitHub 上看到过 Java 的分布式爬虫。 书籍 Python 3 网络爬虫开发实战 这本书在网上有部分 gitbook,链接在这里 网上公开的部分都是无关痛痒的部分,不过提及的工具倒是可以参考一下。大部分我之前的文章也都有提及 mitmproxy wireshark Read more ...

2017-08-29 collection , spider , crawler , python , redis , mysql

树莓派系统安装及设置

树莓派官网有很多系统可以选择,我选了官方维护的 Raspbian 基于 Debian 的衍生版,主要是熟悉他的 APT 包管理,看评价三方维护的 Snappy Ubuntu Core 换用了其他的 snap 的管理,不是很了解,所以还是选择了 Raspbian。 系统安装 官网提供的教程非常方便, 采用开源的镜像烧录工具 Etcher 非常方便的就可以在三大平台上完成镜像到 SD 的烧录。当然如果熟悉各个平台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手动完成烧制。 启动系统 在将系统写入 microSD 卡之后,将卡插入树莓派板子,启动树莓派,开机即可,可以用 HDMI Read more ...

2017-08-26 raspberrypi , linux

Redis 安全性检查

Redis 在设计上,是用来被可信客户端访问的,也就意味着不适合暴露给外部环境非可信客户端访问。 最佳的实践方法是在 Redis 前增加一个访问控制层,用于校验用户请求。 基本配置 Redis 本身提供了一些简单的配置以满足基本的安全控制。 IP 绑定。如果不需要直接对外提供服务,bind 127.0.0.1 就行了,切忌 bind 0.0.0.0 端口设置。修改默认的 6379,一定程度上避免被扫描。 设置密码。Redis 的密码是通过 requirepass 以明文的形式配置在 conf 文件里的,所以要尽可能得长和复杂,降低被破 Read more ...

2017-08-25 redis , database , nosql , security , key-value , db

Linux 主机在线监控: nodequery

很久没有更新这个分类下的文章了,其实一直在体验不同的产品,只是真的很少有能拿出来讲一下的东西。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最近几年使用的东西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当然对于某一个特定的需求,总有一个产品能够占领绝大多数市场,而也有部分产品能够瓜分小众市场。这里要介绍的这个 NodeQuery 就不是一个大而全的产品,而是一个很精细的小众产品。我用它也一年多了,我的需求很简单,能够实时监控我的 VPS,能够在宕机或者高负载时报警。NodeQuery 完全能够满足我的需求。 用 NodeQuery 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就是:”一个轻量、易用的 Linux 服务器监控服 Read more ...

2017-08-23 linux , vps , monitor

Python 笔记之内存模型 Variables Objects and References 区别

许多使用静态语言比如 C、 C++ 或者 Java 的人,在转到 Python 的时候可能第一个会疑惑的就是 Python 不需要显示的指定类型,那么 Python 是怎么知道变量的类型呢? 变量创建流程 在 Python 中,变量的创建遵循着一个非常合理的方式,以 a=3 来举例子: 变量创建 一个变量(名字)比如 a ,当第一次被赋值时被创建。 变量类型 Variable Types 一个变量永远不会有任何类型信息或者约束,类型的概念和 Object 关联,而不是变量名字。变量都是通用的(泛 Read more ...

2017-08-22 python , variable , object

Python modules and package

Python 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module,用来组织代码结构。 import 导入搜索的路径 代码的 home 路径 PYTHONPATH 目录(如果存在的话) 标准库路径 .pth 文件中配置的路径(如果存在的话) 最终,这些路径都会存在 sys.path 中,是一个保存着一系列搜索路径的 list。 >>> import sys >>> sys.path 导入工作流程 在路径中找到导入的模块 编译 运行 Package 一个目录的 Python code 被称为 Read more ...

2017-08-20 python , modules , import , pythonpath , library

最近文章

  • Langfuse 使得 LLM 应用全链路可观测 不知道大家在运用 LLM 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需要不断的调试 Prompt,让 Prompt 给出符合自己满意的结果,并且在应用中使用 Prompt 的时候我需要进行成本的控制,并且持续的迭代优化,而目前大语言模型后台虽然能提供一个简单的支出统计,但用户交互过程中的信息都是捕捉不到的,比如用户的每次请求输出栓输出是否符合预期,不同版本之间的 Prompt 对结果的影响评估,以及用户请求的延迟等等。带着这些需求,我搜寻了一些方案,然后就发现了 Langfuse。
  • VibeTunnel 将终端带到浏览器 开启移动化 Vibe Coding 这两天在调研如何在移动设备上也能随时随地给 Claude Code 布置任务,自己也尝试了不少的方案,从 Tailscale,到 Remote-Code.com 到 VS Code 插件(Claude Autopilot)添加任务到队列。但是每个方案或多或少有一些缺点,比如 Remote-Code 虽然使用比较便捷,但是不支持中文。Claude Autopilot 体验也非常不错,但是我自己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长时间运行 VS Code 崩溃了两次,再到 Tailscale + 手机终端的方案,依赖于一个非常好用的 iOS 终端,虽然选择很多,但还是没有找到一款顺手的。
  • Keel 基于 Kubernetes 的自动部署工具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使用 Docker 部署一些服务,可以使用 [[watchtower]] 这一类工具来自动更新容器版本。那如果是在 K8s/K3s 中要自动更新容器版本呢?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更新一下 deployment.yaml 然后手动执行 kubectl apply -f deployment.yaml ,这样的方法既容易出错,又缺乏控制,用户需要登录访问集群,并执行操作。
  • Claude Autopilot:自动化 Claude Code 任务 这两天写了很多关于 Claude Code 的相关文章,我自己也高强度的使用了接近一个月的 Cloud Code,但甚至在一个礼拜的时间内,Vibe Coding 了一个网站, 但是我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我是购买的 20 美元最低等级的套餐,所以经常使用达到 5 小时的限制,达到一个时间点之后才能继续使用。但我就想,有没有一个工具可以让我在达到时间点的时候立即开启我的任务,并且我的任务可以通过智能的队列让 Cloud Code 挨个去处理。
  • Dia 浏览器初体验 很久以前写过一篇 Arc 浏览器初印象, 一晃已经过去了 3 年,Arc 提出来了很多浏览器的创新功能,比如非常抢眼的无地址栏设计,侧边栏 Spaces 独立空间,智能标签页管理,分栏分屏,快捷命令栏,内置应用的迷你预览窗口,内置的白板和笔记等等。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 Arc 都是我的备用浏览器,之所以没有成为主力是因为我的很多工作流还依赖于 Chrome 以及 Chrome 下庞大的插件生态。但是 Arc 浏览器的创始人在前段时间宣布了停止更新 ARK,并且推出了一款新的浏览器,All in AI,这款新的浏览器叫做 Dia。

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