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红书看到附近小区有人出电视,看起来成色还不错,之前在我的购物清单中也有计划,想要通过日本的电视节目来无意识锻炼一下听力,另外就是租的 UR 团地自带电视信号,连接上线就自动有电视了。于是我就去线下看了一下电视的外观,顺便测量了一下电视柜的尺寸。没想到长度和宽度正好放在卧室,于是就和对方定下了。

电视是海信的 50E6G,回来查了一下发现海信在日本的占有率还挺高,因为购买的目的就是用来旁听一些电视节目,然后看一下 Apple TV 里面的 B 站,以及本地的电影,所以对画质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好在这一款也还是 4K,并且也支持多个 HDMI 输入,BS/CS 端口,作为一个大屏幕代替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Hisense 50E6G 介绍

Hisense 海信 50E6G 是一款 4K 液晶テレビ。

  • NEO エンジン Lite 搭載
  • BS/CS 4K チューナー内蔵
  • HDR対応:HDR10 & HLG
  • 倍速対応:60Hz

qYDgtmT_GO

端口

有如下的端口

  • DTCP-IP
  • 1× 有線 LAN ポート,IEEE802.11ac / a / b / g / n
  • BS・CS4Kチューナー数:1
  • 地上デジタルチューナー数:2
  • 1× 光デジタル音声出力端子
  • 2×USB 端子
  • ARC 対応
  • 3×HDMI 端子,対応(HDMI2.0b 18Gbps)
  • ヘッドホン出力端子

vcoi 端口 v48X

使用记录

安装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拿出来之后安装上下方两个支撑脚就可以了,因为它有 3 个 HDMI,所以我直接连上了 Apple TV(HDMI1),Switch(HDMI2),PS5(HDMI3)正好将所有的 HDMI 利用了起来。

连接 Apple TV 4K 之后 HDR vs SDR

  • [[SDR]] 是标准动态范围,传统的显示技术,具有有限的动态范围,通常亮度在 100 至 300 尼特。SDR 能够显示的颜色和亮度范围相对较小,在极亮和极暗的场景中可能缺乏细节
  • [[HDR]] 是高动态范围,能够显示更广泛的亮度和对比度范围,亮度通常可以打到 1000 尼特,HDR 显示器可以呈现更深的黑色和更亮的白色,同时保留更多的细节和颜色。

这一款电视在连接 Apple TV 之后可以在 Apple TV 设置中设置 HDR 或 SDR,但是我发现如果设置成 HDR 整体的画面会偏灰色,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有发现问题。

所以日常我还是调整成了 SDR,让电视机自动识别到 HDR 的时候再切换成 HDR,但是画面会突然变黑一两秒。

Amazon Alexa

海信 50E6G 搭载了 Alexa,可以使用 Amazon Echo デバイス或者手机上的 Alexa アプリ 进行控制。

在设定画面,「ネットワーク サービズ 设定」 > 「スマートスピーカー 连携设定」> 「スマートスピーカー连携」,在电视画面上会显示 8 个数字「スマートスピーカー用连携コード」。

在手机应用 Alexa 中,找到外部连接,ハイセンス,或者「ハイセンス(拡張版),然后输入连携代码即可。

参考

缺点

没有蓝牙

这一款电视是不带蓝牙的,所以不能接蓝牙耳机,但作为一个电视,这个缺点也是没有问题的。

并且因为我日常接入 Apple TV,所以使用 Apple TV 的蓝牙连接耳机也是可以的。

没有 AirPlay 也没有投屏

因为海信海外版本自带的操作系统是 [[VIDAA]],这个系统比较垃圾,虽然自带了 Netflix,YouTube,Amazon Prime,Hulu,以及很多日本本地的应用 AbemaTV,U-NEXT,DMM 等等,但是不能安装其他的应用,APK 也安装不了,并且也没有提供投屏功能。

但是同样的需要外接电视盒子,Apple TV 和我的斐讯 T1 可以解决投屏的问题,但好在我不依赖投屏,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本地 Linux 挂载的 SMB 解决。

vuqQ

不能安装其他应用

和上面的问题一样,因为采用了自家的 [[VIDAA]] 操作系统,所以扩展性不够,虽然本地使用 YouTube,Netflix 也算流畅,但是如果能换成 Google TV,或者其他 Android 兼容系统,可玩性会提升不少,比如可以安装直播应用,可以安装投屏应用,可以安装 Tailscale,播放器,[[Kodi]]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