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Netmaker 快速组建 WireGuard mesh 网络

前段时间在逛 LET 看到有人发帖询问在 VPS 上安装了什么,论坛中的 @Galeej 提到,自己将所有的 VPS 通过 Tailscale 私有网络连接,对其他 VPS 的操作都通过一台新加坡的 relay 服务器转发(并且设置其他 VPS 的网络连接只允许特定的 IP),而所有需要暴露到公开互联网上的端口都隐藏在 Cloudflare 之后,我看到这样的配置之后发现这样的 VPS 配置非常的安全,公开互联网上没有暴露任何可以攻击的端口,所有的服务都在 WireGuard 内网中。 然后在之后的讨论中 @Ouji 又提出,他将用 Netmaker Read more ...


每天学习一个命令:mysqlbinlog 命令使用

MySQL 或 MariaDB 中,对数据库做的任何操作都会被记录到 Binary Log 日志文件中。 二进制日志文件在主从复制中非常重要。恢复 MySQL 时也会使用到二进制日志文件。 但是 Binary Log 而二进制文件,所以无法直接使用文本查看工具打开看,所以 MySQL 提供了 mysqlbinlog 命令。 mysqlbinlog 命令是一个以友好可读方式查看 MySQL Binary log 的命令行工具。也可以使用 mysqlbinlog 命令来读取内容并用管道传给其他 MySQL 工具集。 MySQL 的 binary lo Read more ...

2021-12-07 mysql , mysqlbinlog , linux , database , cli , binary-log

OmniEdge 虚拟组网工具使用及原理简介

[[OmniEdge]] 是一个可以用来快速组建点对点私有网络的工具,也可以用来做内网穿透。 https://omniedge.io/ 官方提供 Starter 套餐,可以供一个用户,最多创建 1 个虚拟网络,连接 20台设备。 2023 年更新 OmniEdge 已经停止运营。 安装 一键安装脚本: curl https://omniedge.io/install/omniedge-install.sh | bash Linux curl https://omniedge.io/install/omniedge-install Read more ...


Linux 下 journal 日志清理

Linux 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日志文件,一般存放在 /var/log 目录下,而其中 journal 目录中存放的是 journald daemon 程序生成的日志,其中包括了所有 kernel, initrd, services 等等产生的日志。这些日志在系统发生状况排查问题的时候非常有用。 jounrnald daemon 程序会收集系统运行的日志并存储到二进制文件中。为了查看这些二进制文件通常会使用到 journalctl 命令。但是默认情况下这些日志文件会占用磁盘空间的 10%,而大部分情况下这些日志文件是不需要查看的。所以可以配置减小一 Read more ...

2021-11-29 linux , journal , systemd , journalctl , gdu , du

Proxmox VE 备份和恢复虚拟机

数据是最重要的,本着系统可以挂,但是数据不能丢的原则,这里就整理一下在 Proxmox VE 系统中,直接备份虚拟机,和恢复虚拟机的过程。 为什么需要备份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硬件故障 服务器升级或迁移 恶意软件破坏了系统 准备工作 设置备份存储 设置 Storage,允许保存 VZDump backup 文件: 转到 Datacenter > Storage。 选择备份存储位置。 单击编辑选项卡。 确保有一个 Storage 已经选择了 Content 下的 VZDump backup file Read more ...

2021-11-25 proxmox , pve , vm , backup , data-backup

Linux 虚拟化技术 OpenVZ KVM LXC 对比

介绍一下 Linux 下常见的虚拟化技术。 OpenVZ KVM LXC Xen OpenVZ OpenVZ 是一种基于 Linux 内核的虚拟化技术,它允许在单个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独立的 Linux 系统实例,每个实例都可以拥有自己的 IP 地址、文件系统、进程等。OpenVZ 使用容器技术实现虚拟化,相比于传统的虚拟机技术,它的性能更高、开销更小,因为它不需要模拟硬件,而是直接利用宿主机的资源。OpenVZ 还提供了一些管理工具,如 vzctl 和 vzlist,方便用户管理和监控容器。 OpenVZ(通常简写成 [[O Read more ...

2021-11-18 linux , linux-virtualization , ovz , kvm , lxc

使用 Ansible Roles 结构化并复用 playbook

之前简单的了解过一下 Ansible,但没怎么具体使用起来,这两天因为要管理的机器多了起来,所以又把 Ansible 学了起来。这篇文章就主要了解一下 Ansible Roles 的使用。 之前的文章简单的知道在 Ansible 中可以使用 playbook 来组织一系列的任务。但如果要复用这些任务,并且更加模块化的花,那就离不开 Ansible Roles。 Role 用来解决的问题 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可以使用 playbook 来管理一系列的任务,但随着使用 playbook 就不可以免的膨胀,可能会出现上百行的 playbook,那为了复用和结 Read more ...


如何发现 CPU steal 并解决

什么是 CPU 窃取 CPU 窃取(CPU steal)指的是一个虚拟 CPU 核心必须等待物理 CPU 的时间百分比。通常 CPU 窃取发生在共享主机上,简短地来说就说当共享主机去处理一个请求时发生延迟。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资源争夺的时候,当处理 CPU 密集型任务时。 为什么会发生 CPU 窃取 在共享主机、或云主机中,虚拟机管理程序会安装在物理硬件和虚拟机化化境之间,然后将 CPU 时间、内存等等资源分配给虚拟机。 当进程准备好由虚拟 CPU 执行时,等待管理程序分配物理 CPU,而如果管理程序将此 CPU 已经分配给了另一个虚拟机时,就会 Read more ...

2021-11-05 cpu , linux , vps , cpu-steal , virtual-machine

自行搭建 ZeroTier Network Controller 组件虚拟局域网

之前的一篇文章简单的通过内网穿透,异地组网的概念介绍过 ZeroTier,过去几年里面几台设备也一直陆陆续续地在使用着,虽然中间也短暂切换成 frp,也尝试过 [[Tailscale]],但 ZeroTier 一直是候选方案中排名在前的。 ZeroTier 官方默认免费的方案可以支持最多 50 台设备的连接,我陆陆续续也用不超过 20 台。所以使用官方提供的基本服务是丝毫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就是本着折腾的态度,也是学习一下 ZeroTier network controller 相关的内容,记录一下如何自建 ZeroTier network contro Read more ...

2021-11-04 zerotier , linux , networking

究竟什么是「内卷」

过去的这一年里,不断的有人在我耳边说起一个词「内卷」,但是我让说这个词的人解释一下自己所说的这个词的含义,却没有人能够用一句话解释清楚这个词。所以在我的笔记中就一直留着这一个词条,让我不断的去思考「内卷」一词的含义。一般来说,我在没有弄明白某一个概念之前,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的去使用。但周围反复在用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整理一下过去我听到的,以及看到的。 内卷的几个表达场景 我周围的人通常在这几个场景中会用到「内卷」这个词: 在大多数的语境中,我们会说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以及在这个竞争下的程序员为主体的人形成了内卷的趋势,表现形式就是加班越来越严重 Read more ...

2021-11-03 thinking , involution

最近文章

  • Claudia 可视化管理 Claude Code Claudia 是一款专为 Anthropic  的 Claude Code 设计的开源图形用户界面(GUI)桌面应用,可以创建自定义代理,交互式管理,以及在后台运行。它将命令行形式的 Claude Code 转换为直观的可视化操作界面,显著提升了  AI 辅助编程的用户体验。
  • Claude Code Sub Agent 功能说明 Claude Code Sub Agents (子代理) 是 Anthropic 在 Claude Code 工具中推出的一项新功能,允许开发者创建专门的 AI 助手来处理特定类型的编程任务。功能在 v1.0.60 版本中正式发布。
  • 远程控制 Claude Code 让 AI 一刻不停 日常都是在终端里面使用 Claude Code 进行代码的编写,但是因为 Cloud Code 每一次执行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等待,那我想着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进行远程的控制,比如说在 Cloud Code 完成大段代码的编写之后,即使我们不在电脑旁,我们也可以继续让 Cloud Code 进行下一个需求的编写。
  • 为程序员而设计的屏幕共享服务:Screego 或许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你想要把自己的屏幕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或者是工作伙伴,你会发现自己可能需要打开 Microsoft Teams 或者是 Google Meet,然后使用它内建的屏幕分享的功能来分享自己的屏幕。但是这些工具的话,他们要不就是需要你们共同拥有账号,并且打开可能会有几秒钟的延迟,要不就是他们分享的质量会很差,甚至都无法看清自己的屏幕上的文字或者代码。
  • 关于习惯养成和打破的科学 昨天,花了半天的时间去听了 Andrew Huberman 的一个 YouTube 视频 —- The Science of Making & Breaking Habits,主要讲的是从神经科学结合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习惯的形成和破除机制,并且 Huberman 教授提供了多项实用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培养习惯以及破除我们不希望的习惯。

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