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天的旅程已经结束,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完整的 6 天,还有一天时间在路上。这一次经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使用 Trello 规划出行,第一次长时间驾驶超过 2000 公里,第一次使用 Airbnb 来计划住宿,第一次上 3000 多米的高原,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让我感受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旅途遥远记得欣赏沿途的风景
大环线的路程相较于短短 6 天,时间非常赶,但是尤其是从大柴旦到敦煌,以及从张掖到西宁的路上,会路过无数的山脉和平原,别那么赶,看看两边风景。在很大一段时间内,你会看到两边延伸到天边的大漠,以及面前一直通向天边的公路,还有远处层叠的群山。
Read more ...
横向比较一下 BitTorrent 客户端。
[[Transmission]]
[[rTorrent]] 一款使用 C++ 编写的 BitTorrent 客户端,rTorrent 只提供命令行版本
[[qBittorrent]]
[[Deluge]]
[[uTorrent]]
[[Vuze]]
[[BiglyBT]] 一款使用 Java 编写的跨平台开源 BT 客户端,功能非常丰富
Transmission
开源地址:
https://github.com/transmission/transmission
Read more ...
之前的文章里面也总结过一些 fail2ban 的简单使用,这里就扩展开来,把一些常见的使用方式记录一下,以便后面回顾。
今天想起这件事情主要是看到日志发现新建的服务(非标准端口)也有人不断的扫描,尝试登录,虽然已经设置过 SSH,nginx 端口的 fail2ban,但是没有考虑到所有的服务端口。
Installation
sudo apt install fail2ban
Configuration
fail2ban 的主要配置都集中在 /etc/fail2ban/ 目录下
fail2ban.conf 主要是 fail2ban 自身的
Read more ...
使用 Maven 来管理项目的依赖,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问题。对于一个大型项目来说,引用数十个依赖是经常遇到的。Maven 在管理这些依赖的时候,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这篇文章主要要定义的问题。另外如果项目中出现了依赖冲突,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dependencyManagement 作用
dependencyManagement 主要有两个作用
集中管理项目的依赖项
控制使用的依赖项的版本
使用 dependencyManagement 声明依赖,实际项目并不会引入,因此子项目需要显示声明需要用的依赖
如果不在子项
Read more ...
可能是之前测试短域名生成服务的时候,添加了 http://localhost:8080 的跳转,导致了此后所有对该地址的访问都被重定向到了另一个网址,即使我在 8080 端口的服务已经停止,并且已经更换了其他测试的服务,Chrome 依然缓存了 301 重定向。
而由因为跳转的时间非常快,所以我无法使用以前经常使用的 Ctrl+Shift+R 来强行刷新页面清除缓存。所以只能求助 Google,幸而操作并不复杂,不过让我学到了一些 Chrome 的小 tips,因此记录下来。
强制刷新
之前提到的 Ctrl + Shift + R 就能够强制刷新,但
Read more ...
UFW,全称 Uncomplicated Firewall,是通过 iptables 实现的防火墙工具。ufw 是对 iptables 的封装,iptables 的规则太过于复杂,不适合新手。这篇文章也是如何增强VPS安全性的扩展篇,在修改了SSH端口,登录用户之后,最好清楚自己开放了VPS的哪些端口访问,把他们用 ufw 管理起来,防止被滥用。
安装
Ubuntu 默认已经安装如果没有安装,使用一行命令即可: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ufw
配置及使用
默认情况下,ufw 的配置文
Read more ...
这里主要是介绍威联通 NAS 上面的 Virtualization Station (虚拟机工作站),这个应用能够在 NAS 上运行虚拟机,支持 Windows, Linux,Android 等等系统。威联通的虚拟机功能可以让用户在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多个系统。
Virtualization Station 支持通过 .ova, ovf, .qvm 或者 .ios 文件来安装虚拟化系统。
安装
使用这个虚拟机非常容易,直接在应用中安装 Virtualization Station 即可,然后在桌面上点击打开,就能够见到基本的界面,如下图
安装虚
Read more ...
如今各种设备各种数据日益增多,当越来越多的私人数据需要存储时,NAS 进入了我的视线。早之前我以为云端存储可以涵盖我的一切,而我多年的数据也都安稳的存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我的文件在 Dropbox,我的照片在 Google Photos,我的音乐原来在 Google Play Music,现在转移到了网易云音乐,我的书籍大部分都在 Kindle 上,也就是亚马逊的云上,我的文章、代码大都在 GitHub,我的笔记都在 WizNote,我的书签 Chrome 保存着,我的密码 LastPass 保存着。其实说实话原本这一切都是非常完美的,直到这两年网络越来
Read more ...
RAID 全称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将多块独立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形成一个逻辑硬盘,提供比单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备份。RAID 是为了减少数据丢失而发明的一种方法。
RAID 0,数据平均写入多个磁盘阵列,读写都是并行的,磁盘 IOPS 提高一倍
RAID 1,提高数据安全性,一份数据复制到多个磁盘,不能提高 IOPS,但是数据冗余多份
RAID 5,数据平均写到总磁盘数减 1 的磁盘中,在一块磁盘上中写入数据的奇偶校验信息,即使一块磁盘发生故障,也可以通过磁盘数
Read more ...
在整理之前那篇 [Git 分支管理]1 的时候接触了 git bisect ,用了那么长时间的 git 竟然又出现了一个不曾用过的命令,于是就看了下文档学习下使用。
git bisect 使用二分查找来快速定位出错的 commit,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线上正常运行的一个版本,之后进行了大量的开发,提交了成百上千次提交,而导致了线上其中一个小功能的失效。为了定位问题,你可能需要查看过去的提交。
如果你知道这个功能具体在那个文件,那其实很好办,git blame 找出修改的部分,修正即可
而如果提交实在太多,无法定位问题文件的话,那么就需要使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