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触到 Obsidian 这款笔记应用的时候听说了 Zettelkasten 笔记法,这些天陆陆续续地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材料,说起来 Zettelkasten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但要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真正地贯彻到现实中来也需要好好的整理一下。

什么是 Zettelkasten?

Zettelkasten 是一个德语词,这个词语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Zettel”,表示的是笔记或者纸条 (slip of paper),而 “Kasten” 表示的是盒子 (box),两者合起来表示的意思是 box of notes,指通过不同盒子来管理的笔记的方法。[^wik] 这个笔记法使用的集大成者是德国的社会学教授 Niklas Luhmann,这位教授除了在学术上的影响力之外,就是他在 40 年的学术生涯里著有超过 70 本书,400 多篇学术论文,并且涉及法律,经济,政治,艺术,宗教,生态等等各行各业。

如果要用简单的话来描述这个方法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步骤:

  • 卡片是用来存储思考、笔记的,并且卡片是原子的
  • 卡片和卡片之间可以形成联系

Zettelkasten 说到底就是利用一组盒子来管理笔记,在现实中 Luhmann 教授使用 6 乘 4 的木质家居抽屉来管理他所有的笔记。

传统笔记方法的缺点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日常中我们都有大量的时间对一些主题的事情做出不同的记录,传统意义上的笔记有可能是记录在白纸上,有可能记录在书页的空白处,也有可能分布在手机或者电脑的电子笔记本中。如果使用电子的方式,通常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或者相关的管理工具,这些工具通常也会提供分类,标签这些常用的功能。

在整理这些内容的时候可能会使用 mind maps 或者 concept map 这类的思维导图工具,大部分情况下也会列出大纲。

传统笔记比如 Evernote,OneNote, WizNote 的一些缺点:

  • 每一个笔记的内容都是隔离的,相互之间只能通过 category, tag 进行关联,通常一篇笔记的内容就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于是每一篇笔记的内容之间就缺乏了主题的关联
  • 传统的笔记是一个线性的结构,管理记忆时大都通过层级目录进行管理。

这些传统的方法都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但它们都无法帮助我们将这些笔记或者想法关联起来,反而极有可能让我们忘记这些笔记或者想法的存在,久而久之这些可能产生价值的笔记或者想法就可能被收纳到床底,或者被遗忘到哪个云服务商的服务器里,或者被锁到哪个不知名的文件夹中,从而彻底失去其意义。

流行了数十年的数码笔记本,比如 Evernote 之类,有可能让用户陷入 collector’s fallacy([[收藏家谬误]]),用户在使用这些笔记时,可能收集大量的信息,而从不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提取。如果不对收集的笔记进一步的精读,那么到最后笔记就会一点点被遗忘。

再来思考一下思维导图 (mind maps),概念图 (concept maps),或者大纲 (outlines),它们可能是知识管理的一种解决方案。这些工具将我们记录下的想法以一种形象的图组织起来。但问题在于,这些方法在整理某一些具体领域的笔记的时候非常有效,但如果一旦需要整理上百个各式各样的想法和笔记,就显得力不从心。虽然你可以不会花 40 年的时间整理一副超过 90000 条想法的思维导图,但是这就是 Luhmann 通过他的 Zettelkasten 所做的事情。再回想一下我自己使用 WizNote 的经历,多少年里也积累了快 5000 条笔记。

如何使用 Zettelkasten 来做笔记

Zettelkasten 适合的不同的场景,比如阅读一本书,或者随时冒出的想法,但是不同的场景在使用 Zettelkasten 的时候大致要遵循如下几点:

  • 一般的 Zettelkasten 工具都会自动将当前的日期加时间作为卡片的标题,比如 202002021100-Title
  • 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笔记内容,并将中心内容作为卡片最重要的开头,重在理解而非记录,这个核心内容可以核心的改过这则卡片的内容,以便于未来重读或将连接连入
  • 在添加完新笔记后,主动发现和已有笔记的关联,并使用双向链将不同的卡片关联起来(在已有的笔记内容上关联其他已经存在的笔记)

Reading doesn’t magically increase your knowledge. Just because some text has entered your eyeballs and visited your short-term memory, that doesn’t mean you’ve learned from it.

记住 Zettelkasten 的重点,卡片和连接。

  • 卡片要是能理解的,原子的,独立的,简单的
  • 连接,则是创造永久记忆的方式

在读书时实践 Zettelkasten

在阅读时随时记笔记,但千万不要让笔记打断阅读的重点。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将读书分成四个部分

  • 基础阅读,这个阶段快速阅读内容,并标记感兴趣的内容
  • 检视阅读,这个阶段你需要回答出这本书的类型,作者再讨论什么内容,以及作者使用什么样的结构来完善他的观点
  • 分析阅读则是全盘的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将书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
  • 主题阅读,这更为复杂系统化,在主题阅读时需要阅读一系列的书籍,并将书中不用的观点进行关联

我个人建议在阅读的第一二个阶段可以进行快速的阅读,但是在分析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作笔记,并用自己的话将作者的观点进行消化。

Take Literature Notes

每当遇到需要记住的内容,或者可能会在未来引用的内容,立即使用如下的方式记录:

  • 保持简洁,不超过 3 句话
  • 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保持注意力在阅读的内容上

Take Reference Notes

在完成阅读后立即开始记录索引

Make Permanent Notes

回顾所有记录的笔记,思考他们如何影响当前的思考,当前的研究方向。

目标不是尽可能多的收集笔记,而是要思考这些笔记对佐证目前自己的观点有没有帮助。

Review and repeat

在完成整个读书的过程后,要定期的进行回顾,在不断有新的 Zettel 加入时也要不断的进行关联和思考。

应该只使用一个 Zettelkasten

在以前有段时间我曾经犯下过一些错误,就是将不用的笔记人为的分隔在不同的笔记本中,然后渐渐有一些笔记本再也不会打开,后来看到一些文章才恍然大悟,即使不是 Zettelkasten 我也只需要一个笔记本,不断被审阅的笔记,不断被连接的笔记才有价值。

只使用一个 Zettelkasten 的优点:

  • 可以通过搜索发现潜在的关联,即使很多年前记录的笔记,也可能与未来的某一天写下的笔记建立联系,这种不断的关联和发现会不断的刷新对[[知识]]的认知
  • 使用 Zettelkasten 做笔记时应该使用日期而非主题对笔记内容进行划分,长远来看,使用单一笔记系统会越来越丰富其内容,而不会因为主题或者多个 Zettelkasten 而产生分隔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