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和朋友约去了趟植物园,聊起读书是否是第一要务的时候产生了一些分歧,关于是否要去学习如何学习这一件事情产生了一些分歧。我站在的立场是读书是必须的,而我朋友则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实践要优先于读书。而关于要不要学习如何学习这一件事情,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实践而非去了解如何学习。

在我仔细思考,以及阅读了相关的文章之后慢慢地对我朋友的一些想法产生了一些理解。但在一些观点上我依然坚持我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实践固然重要,但读书在我看来一样的重要,在我过去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曾经尝试过这种各样的媒介,但是没有一个能够提供图书所带来的成体系的知识。

两种读书的方式

首先我要来阐述一下,我自身的两种读书方式:

  • 为了快速获取[[知识]]而读书,比如学习一个概念或一门技术
  • 为了认识这个世界而读书,比如去理解什么是[[政治]],亦或是为了理解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而去看[[202009121000-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

恰好不久前看到 [[罗翔]] 老师的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

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功,其实很多书是没有必要读的,学习法律就天天读法律条文就可以了?还需要读莎士比亚吗?还需要读[[201910271449-论法的精神]]吗?没有必要啊,你的目的成功了,多读读成功学不就得了吗? 我们读书一定有两种目的,不否认有功利性的目的,比如要准备高考,要准备其他考试,但是更重要的一种读书是非功利性的读书,因为只有这种非功利性的读书,你才能够抵制成功主义的读书,你才能够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败,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的风光,但关键在于在挫折的时候,在低迷的时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气继续前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然要进行非功利性的阅读。因为只有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真正的人生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每个人这一生一定会遭遇苦难,那在苦难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在我看来非功利性地读书才是真正让我可以静下来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让我的心智可以更加接近真实的世界。

读书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虽然我认为读书是人进步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我也知道读书不是获取[[知识]]唯一的来源。

既然提到了人类知识的来源,就要仔细的推敲人类的知识是从何而来的,[[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对人类思维的方式做了概括性的描述:

  1. Combining several simple ideas into one compound one, and thus all complex ideas are made.
  2. The second is bringing two ideas, whether simple or complex, together, and setting them by one another so as to take a view of them at once, without uniting them into one, by which it gets all its ideas of relations.
  3. The third is separating them from all other ideas that accompany them in their real existence: this is called abstraction, and thus all its general ideas are made.

这一段话也被 Obsidian 描述在其帮助文档中,这一段话让我受益匪浅。那我继而追问,我们的 idea 从何而来,可以想到的便是,第一产生自我们自己(不管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得来,还是观察这个社会总结而来),第二从别人那边吸收而来。

那么对应到我们的现实世界,我便认为从我们自身经验产生的 idea 可以以实践的方式获得,而从别人那边获取的 idea,以我自身的经验,图书便是非常重要的来源,当然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还有许多其他的途径。任何产生新的 idea 的内容都是值得阅读的,对于走在一线的研究人员,期刊、文献可能是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对于在一线的开发人员,技术的实现原理 GitHub 上的代码可能是重要的知识来源。当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便不会再局限与图书,读书固然是知识来源重要的一个来源,但是只要是能够产生新的 idea,并且可以和自己现有的 idea 产生新的碰撞的信息来源都是值得我们去阅读,了解的。

和我朋友所站的立场一样,我也认同实践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光有实践是不行的。要从实践中获取经验,然后对经验反思总结和提炼,做到洛克在第三点中所说的那样,抽象化,形成新的思维模型和方法论。而这个「方法论」恰恰就是那些经典的图书所能带给我们的。

然而一旦通过图书获得了对某个观念,某个概念的基础认识之后,就应该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读书无法代替实践,但是通过图书形成的理论可以让我走得更加自信。

读书的三个阶段

在[[202008161501-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中作者 [[Mortimer J. Adler]] 提出了阅读的四个层次

  • [[基础阅读]]
  • [[检视阅读]]
  • [[分析阅读]]
  • [[主题阅读]]

在结合自身的经验,我发现我经过这样三个阶段:

  • 在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看什么,漫无目的的阅读,没有作笔记,也没有写评价,最后什么没有收获
  • 然后开始有目的的阅读,比如喜欢看某一位作者的书,比如 [[密尔]],或者是为了了解一个主题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比如去看 [[哲学]],又或者只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比如去读 [[Spring 知识点]],这个阶段会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对其的认识,并在自己心里产生基础的概念
  • 在有了一定的基本知识体系之后再去阅读是为了接受新的、不同的思想,并将其拆解开放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如果以哲学家为例,在了解了其基本观念之后,逐渐添加我是否支持其观点,有没有反驳他的观点,我能不能找到佐证。又如果是一门技术,新产生的技术解决了之前的什么问题,又会产生什么新的问题,这个技术细节为什么要这样实现,有没有更好的实现方式。

但这三个阶段都有一点要非常注意的事情就是,当我们去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去了解作者的观点,也要将作者的观点溶化形成我们自己的观点,[[密尔]]、[[洛克]] 所生活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我们如今要思考的是,这些先哲们的思考对当今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图书存在的问题

在说了这么多读书的必要性之后,还有必要在谈一谈图书存在的问题,我并不认为每一本都值得去阅读,在上面的提及的 [[检视阅读]]中作者就说,在阅读时,你可以快速的先了解一下书的目录,在特定的时间中快速完成阅读,了解这是什么类型的图书,这本书在讨论什么内容。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决定哪一部分内容需要仔细阅读,又或者可以直接不读,或者放着以后再读。

当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读书的时候,会发现图书这样一些问题:

  • 有一些书因为出版时间较久,很多的内容已经过时,在技术领域尤其如此,往往几年时间技术就已经更新换代,之前书中的知识就便的没有作用,但是这个时候更要提醒自己,因为被代替便意味着有更好的方案出现,在哲学的领域也是一样,虽然观念在不断的变化,也也会从一个观念变化都另一个观念,这个观念的转变自身便是值得去了解的
  • 警惕作者大而全的理论框架,往往有一些作者想使用自己的理论框架去解释一切,这样的图书要不就是伟大的著作,要不就会在细节部分不断的被别人攻破,理性地看待这样的著作。

从被动接受信息变成主动获取信息

在经过了上面的三个阶段之后,会发现自身不自觉的从一种被动的接受信息的状态,变成了主动探索信息的状态。我很早以前就使用 InoReader 来作为每天的新闻信息来源,但是我发现这样的方式仅仅停留在了第一个阶段,看过即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所以渐渐的就不再去追寻最新的新闻,慢慢的从这个嘈杂的新消息中脱离出来了。

那这个时候产生的问题便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我的方法便是「搜索」,我发现我关心的事情也不会那么多,有什么我不清楚或我想要了解的主题时,我便使用搜索的方式,先确定我大致可以参考的书目,比如最近我想要了解[[期权]],那么我先看看 Kindle Unlimited 中包含这个词的书有哪些,再 Google 搜索一下推荐书目,看过两三个页面之后大概就会有一个基础印象,那么接下来就是完成这些图书的阅读,并且总结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这个知识体系来指导我的实践。然后在真实的操作之中总结出自己的理论,再放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对我而言就是我的Zettelkasten笔记库,和博客)。

[[主动学习]],有针对性的获取信息,不仅可以避免自己陷入信息的汪洋,也可以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将新的、不同的理论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地完善自己零散的思维模式。最关键的是,当不断阅读自己的感兴趣的内容时,会自发的产生兴奋的状态,并且可以不断往外延伸出不同的主题,当我去了解洛克的时候,我又发现了[[霍布斯]],当再去了解[[西方哲学史]]的时候,又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而当我对[[期权]]感兴趣的时候,又会好奇郁金香球茎泡沫事件的发生,继而不断地发现新的好奇的事物。